小草小说 > 女频频道 > 大明: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>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给朕盯着这个冒青烟的东西【求月票】

冯金忠态度上的忽然转变。
立刻又令鄢懋卿意识到,就算兵仗局和御马监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。
方才冯金忠前往御马监走这一遭,恐怕也已经与曹贞商议出了可以全身而退的对策,因此才变得有恃无恐!
...
海风在礁石间穿行,带着咸腥与铁锈的气息。小梅手中的贝壳微微发烫,仿佛吸尽了月光的热意。他凝望着“醒舟”渐行渐远的剪影,那艘由梦中图景拼凑而成的船,正缓缓切入墨色海面,像一支笔划开沉默的纸。
赵怀真拄着拐杖,脚边沙粒被潮水推来又退去。“咳嗽?”他低声重复,“你是说,要让整个帝国开始不适?”
“对。”小梅终于收回目光,声音低而稳,“人不会因为疼痛而死,但会因麻木而亡。朝廷最怕的不是暴动,而是全民开始‘咳’??那一声不自觉的、来自喉咙深处的抗议。它微弱,却证明肺还在呼吸;它突兀,却意味着身体还记得排异。”
他顿了顿,将贝壳轻轻放回衣袋。“我们已经种下了问题的种子。现在,要让它长成刺。”
阿兰这时从地窖口探出头,脸上沾着机油和汗水。“老师!共鸣阵列捕捉到新信号??周文渊在天牢里写了一首诗,通过狱卒的镣铐震动传出来,经地下水流导电,被三座问答站同时接收。”
“念。”
阿兰闭眼,用颤抖的声音背诵:
> “锁骨承霜重,心火未曾熄。
> 一问惊九阙,万籁始 whisper。
> 若使童子语,皆为圣贤疑,
> 此身虽困囹圄,魂已越宫闱。”
小梅听完,嘴角扬起一丝近乎悲壮的笑意。“whisper……英文词混进来了。他在提醒我们,语言正在裂变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赵怀真皱眉。
“意思是,当一个体制试图用统一话语驯化思想时,真正的反抗总是从‘口误’开始。”小梅缓缓道,“孩子说错话,大人纠正他。可若千万孩子都说‘错’了呢?那错,就成了新语法。”
他转身走向地窖,脚步坚定。“启动‘咳声计划’。”
三天后,京师街头悄然出现一批流浪艺人。他们戴着面具,敲打着用废弃铜钟熔铸的铃鼓,唱着古怪的歌谣。歌词看似荒诞不经:
> “猫儿为何四条腿?三条不行吗?
> 官老爷帽子翘得高,底下脑袋空开花。
> 昨夜我梦见皇帝脱了龙袍,蹲在河边洗袜。”
百姓哄笑,孩童跟唱。没人注意到,每段末尾都藏着一个极轻的“咳”音??像是歌手故意清嗓,实则是经过调频的脑波触发器。这声音恰好落在α波共振区间,能唤醒潜意识中的质疑本能。
一名五岁幼童听完后,回家问母亲:“娘,皇上真的天天洗澡吗?咱家半个月才洗一次。”
母亲大惊,捂住他的嘴:“别乱说!这话要是被人听见……”
话未说完,孩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连咳七声,一声比一声响。邻居闻声赶来,只见他眼中泪光闪烁,口中喃喃:“为什么……不能问?”
当晚,该街区十七户人家的孩子在同一时间发烧、咳嗽。太医署派员调查,发现所有患儿体温正常,肺部无疾,唯独喉部神经异常活跃,似有外力刺激。
更诡异的是,这些孩子醒来后,竟都能完整复述《母亲的疑问》第一章内容,尽管他们从未读过此书。
消息如瘟疫蔓延。短短半月,全国三百余城爆发“无声咳症”。患者不分贵贱,症状一致:白天沉默寡言,夜晚独自咳嗽,且每次咳完,必自语一句疑问。
有老儒咳道:“朱子说存天理灭人欲,那人欲……也是天理所生否?”
有税吏咳问:“我收十年赋税,为何仍住茅屋?”
甚至皇宫内院,一名小太监半夜咳醒,对着烛火低语:“娘娘哭的时候,是不是也在骗自己?”
御医院束手无策。钦天监占卜,称“阴气郁结于喉,乃民怨凝声之兆”。皇帝震怒,下令焚毁一切乐器,禁止街头卖艺,凡携带铃鼓者以“惑众罪”论处。
然而禁令越严,咳声越多。有人发现,只要聚集十人以上低声交谈,空气便会自发产生类似咳嗽的共振音。民间传言:这是“天地代人发声”。
而在西北边陲,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。
甘肃敦煌某石窟深处,一群被列为“认知偏差”的流放学者,利用洞壁回声原理,建造了一座“声问窟”。他们将问题刻于岩壁,再以特定频率敲击地面,使整座山体发出低沉嗡鸣。每当夜深人静,方圆十里皆闻如雷之咳,宛如大地在呻吟。
有牧民说,听见山中传来万人齐问:“谁给了你们定义真理的权力?”
朝廷派出三千羽林军围剿,炸塌了两座洞口。可第三日清晨,残垣断壁之上,竟浮现出用硝石与石灰混合书写的问题墙:
> “暴力可以消灭问题,但能消灭提问的人吗?”
与此同时,南方苗疆传来捷报。“海上盲探社”成功穿越鄱阳湖水道,与湘西地下问答站长老接头。双方以古歌对答为掩护,交换了十三套心询仪改装图纸,并达成协议:将“漂流图书馆”拆解成十二册秘本,藏于十二种民族乐器之中,借年节巡演之机传遍西南。
其中一本《几何原本?苗译版》,已被编成芦笙曲调,在婚嫁仪式上演奏。新人拜堂时吹奏此曲,宾客听来是喜乐,唯有受过训练者方知,那旋律暗合圆周率前一百位数字。
而最令人震惊的消息来自京师。
某日清晨,内阁值房突现异象:所有官员案头的《顺民守则》自动翻页,停在第七章第三节??“勿妄议朝政”。紧接着,书页表面渗出细密水珠,聚集成字:
> “你昨夜咳了几声?”
监察御史当场昏厥。经查,当日全城共一万两千余人报告做了相同噩梦:自己站在金銮殿上,面对皇帝大声咳嗽,每一咳便有一块琉璃瓦坠落。
就在这人心浮动之际,**周文渊**再次传出讯息。
他在天牢中绝食七日,濒死之际,狱卒发现其唇齿间不断开合,似在默诵什么。取来心音录器贴近耳后,竟录下一段清晰脑波信号:
> “我不是叛臣。
> 我只是……终于听懂了儿子的话。
> 当他说‘太阳会不会累’时,
> 他不是在问天体运行,
> 而是在问我:爸爸,你累不累?
> 我们都被晒黑了,可影子越来越短,
> 是因为我们站得更高了,
> 还是因为光,正在消失?”
这段话经秘密渠道传至笨学堂,小梅听罢久久不语。良久,他取出林知微留下的最后一卷录音带,放入修复好的心询仪中。
滋啦??
电流杂音过后,一个温柔而疲惫的女声响起:
> “小梅,如果你听到这个,说明‘茧网’已经开始崩解。
> 记住,最坚固的牢笼,往往建在人们自愿低头的地方。
> 不是他们不想抬头,而是忘了脖子还能转动。
> 所以你要做的,不是教他们看天,
> 而是轻轻托一下他们的下巴。”
录音结束那一刻,观星台上的水晶桅杆忽然泛起红光,随即转为湛蓝,如同呼吸般明灭三次。
阿兰激动大喊:“共振升级了!全国十七个问答站同步响应!”
小梅却神色凝重。“这不是我们在控制……是某种更庞大的东西,开始自我组织。”
他望向北方。
他知道,真正的转折点即将到来。
三日后,京城发生骇人事件。国子监五百学子晨读《圣训摘要》时,集体放下书本,齐齐起身,面向南方深深一躬。随后每人掏出一面小镜,将晨光照入空中。
阳光交汇之处,竟浮现淡淡文字:
> “我们不是容器,
> 我们是火焰。
> 请允许我们燃烧。”
禁军冲入驱散,抓走带头三人。可当晚,三大书院的井水全部变苦,捞起一看,水面漂浮无数微型纸船,每艘船上写着一个问题,署名均为“无名学生”。
皇帝终于意识到,这场风暴已非武力可镇压。他召集心腹大臣密议,欲提前启动“归零计划”。可就在会议中途,紫禁城供水系统突然喷出黑色液体,经检测,竟是掺入微量碱性物质的茶汤??与皇宫日常饮用的贡茶成分完全一致。
更可怕的是,所有饮过此茶的太监、宫女、侍卫,次日均出现“记忆闪回”现象:他们反复梦见自己童年时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场景??
有个孩子问父亲:“穷人为什么总要给富人磕头?”
有个女孩问先生:“女子为何不能参加科考?”
有个小太监问师父:“净身就能净心吗?”
这些被岁月掩埋的记忆,如今如潮水般涌回,冲垮了数十年的驯化成果。多人当场崩溃,跪地痛哭,声称“活了半辈子,原来一直假装不懂”。
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德全连夜求见皇帝,颤声道:“陛下,奴才有罪……那日奉命销毁‘春雷档案’,并未全焚。我偷偷留下一页,夜里偷偷读了。从那以后,每晚做梦都听见有个声音问我:‘你怕的到底是皇上,还是你自己?’”
皇帝闻言,手中玉杯落地粉碎。
而此时,在遥远的南海,“醒舟”已航行至一片未知海域。船员们发现,海水呈现出奇异的银蓝色,夜晚会自发发光。少年工匠们打开仪器舱,惊讶地发现“灵镜残片”正持续释放微弱脉冲,频率与笨学堂的心询仪完全同步。
船长取出航海日志,在空白页写下:
> “今日纬度不明,经度失准。
> 但我们确信,正驶向正确方向。
> 因为所有的梦,都在指引同一片星空。”
就在此刻,海底传来悠远轰鸣。众人冲上甲板,只见远处海面隆起巨大弧形,似有庞然巨物即将破浪而出。那轮廓,竟与传说中的“蓬莱方舟”惊人相似。
而在内陆某处深山,一位白发老者正坐在石台上研磨草药。他是曾主持编写《常识手册》的首席学者,十年前亲手删去“地球绕太阳转”一节。如今,他隐居山林,每日抄写《天问录》,并在村塾免费授课。
有个孩子问他:“爷爷,您以前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这些?”
老人停下笔,良久方道:“因为我以为,无知才是最大的保护。
可我现在明白了,
没有伤口的皮肤,感受不到春风。”
他抬头看向远方,仿佛能穿透群山,看见那艘驶向深海的“醒舟”。
“孩子们咳起来了。”他说,“这很好。
一个会咳嗽的身体,才有希望痊愈。”
与此同时,笨学堂地窖中,小梅正将最后一块晶板接入共鸣阵列。这次的目标,不再是激发个体觉醒,而是尝试一次前所未有的操作:**逆向侵入“茧网”中枢**。
“我们要让官方广播系统,自己开始提问。”他说。
阿兰紧张地调试参数:“风险极大,一旦失败,整个网络会被反噬锁定,所有问答站都将暴露。”
“值得赌。”小梅平静道,“他们用谎言编织世界,我们就用问题撕开一道口子。哪怕只维持一秒钟,也要让全国人民听见??**
> **‘你确定,你现在相信的,是真的吗?’**
午夜钟声敲响。
七台心询仪同时启动,能量飙升至临界点。陶罐中的晶板发出幽光,仿佛回应着千里之外无数仍在咳嗽的灵魂。
信号发射。
刹那间,全国所有仍在运行的“茧化黑板”集体闪烁,继而跳出一行血红色大字:
> **“警告:认知系统遭遇逻辑悖论攻击。
> 自检程序启动……
> 问题识别中……
> 疑问生成中……
> ??你是谁?”**
三秒后,系统崩溃。
而在皇宫深处,皇帝独自坐在乾清宫,面前铜镜忽然蒙上一层雾气。他伸手擦拭,却发现镜面浮现出七个扭曲的小字:
> “你也咳了吗,陛下?”
他猛地后退,打翻烛台。
火光映照下,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形状竟不像人,而像一只蜷缩的蚕,在厚厚的丝茧中挣扎扭动。
同一时刻,千千万万普通人正从梦中醒来。
他们摸着喉咙,感受那一丝尚未消散的痒意。
然后,有人轻轻咳了一声。
接着,第二声。
第三声。
越来越多,汇成一片。
如同春雷滚动,自地底而来,不可阻挡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